第10章 (1/2)

“易公子呢?”

答话的仆人名叫夏至,年长,在夏家的众多下人之中算是分外有地位的。夏乾清自幼得他管教,乾清干了坏事,总的让夏至来擦** 。

“易公子几个时辰前就出门了,他起的早,我派小满偷偷跟去了。”

乾清捧着青瓷茶具饮了洞庭碧螺春,一闻得清香顿觉神清气爽:“昨天让你们守夜,有何异常?”

“昨夜无事,我们按照易公子吩咐,在门外守着,每次轮一人休息。我看到易公子的房间窗户全部打开,开了一整夜。昨夜不热,他开窗户干什么?”

乾清没有回答,只是盯着手中质地细腻的淡绿色青釉,示意他继续说下去。夏至又答:“今日很早,易公子就早早起了,洗漱完毕就在房里坐着,闭着眼,一动不动,整整一个时辰,竟像尊木人儿一般!谷雨那群丫头喜欢易公子,一齐嘻嘻哈哈的,叫他去用早膳。易公子倒是不客气,吃了不少,但是……餐具皆是银器。又用酒葫芦装了一大壶茶水,就匆忙离开了。”

“离开后去了哪里?”

“客栈。小满一路偷偷跟去,谁知……让易公子发现了。”

乾清无奈的看了一眼夏至道:“真没用!”

夏至叹道:“易公子让小满去寻一根一人高的竹竿,再把昨夜巡街的灯笼给他。小满便傻乎乎的跑了。”

乾清蹙眉:“那灯笼,我顺手放在客栈柜台了,真是骑驴找驴。”

夏至闻言,似有难言之隐,良久才开口。

“小满折回去,易公子却消失了,”夏至擦了额间的汗,“哪都找不到。”

乾清“呵呵”一笑,易厢泉这人,玩失踪,那是天下第一好手。

他起身欲离开,却被夏至拦住。

“易公子不会出事吧?少爷,听夏至一言。此事非同小可。”

乾清冷笑一声,他能出什么事?待乾清出了夏宅,这才寻思,夏至担忧很有道理。

从青衣奇盗的角度而言,偷走犀骨,最大的困难是什么?是一万根赝品,还是精良的守卫?

都不是。青衣奇盗的宿敌,是易厢泉。

乾清曾开玩笑,这种镇守局面,青衣奇盗是无法将犀骨偷走的。除非杀光庸城所有守卫。

但是,守卫虽然武艺精良,却听方千差遣;方千听杨府尹差遣;杨府尹听赵大人差遣。

赵大人听谁的?易厢泉。

乾清觉得喉咙一阵发紧。什么杀掉所有守卫,都是胡扯!只要宰了易厢泉,那就是成功一半。他若是厢泉,就乖乖窝在被子里等着戌时。

可如今,厢泉却失踪了。

作者有话要说:这文居然在晋江这么惨淡,真是万万没想到啊!而且是晋江!人生真是难以预料啊!啧啧啧

☆、第十四章盐与水

从古砖堆砌的巷子里穿过,本应到了庸城最繁华的街道。古时的重本抑末思想在大宋有了巨大的改变,工商亦为本业的思想得到宣扬。庸城夜市素来热闹,而待五鼓钟鸣,早市也就开始了。做买卖的都是一户挨上一户、时间顶着时间的,但此时却因为城禁的缘故全盘打乱。

乾清穿过街道,直奔客栈。

客栈本就没有客人。老实巴交的周掌柜独自一人坐在老榆木台子前头。他早已过了古稀之年,耳背,眼却不花,脑子好使的很。

乾清从柜台拿了灯笼,扯着嗓子问掌柜,厢泉是不是还在楼上。直到问了第三遍,周掌柜才笑呵呵说,易公子自上去就一直没下来,中途倒是有人来看他。乾清听周掌柜描述,似乎是小满来过。

乾清无奈不再费事询问,直接上了楼。

他推门,嘎吱一声门缓缓地开了。桌上还放着药瓶和纱布,还有一只葫芦。窗户开着,天高云淡,秋日午后温暖柔和的阳光缓缓的洒下,照亮整间屋子。淡青色的床帏在秋风的吹拂下微微的动着。帷帐边不远处,厢泉的行李、包袱全在。

没人。

桌上的葫芦安静的躺着,微微泛黄。乾清缓缓的走过去拔开葫芦的塞子,里面是茶水,他认得自家的茶叶。他又看看桌子,没有任何书信或其他东西,厢泉就这么放下东西走了,没有留下任何音信。

厢泉去哪了?

他一定是去乱逛了,他一定不会出事的。

乾清心里越发不安。刚要走,看门口有根一人高的竹竿。这是小满拿来的,乾清蹙眉,转念一想,这竿子到底何用,厢泉明明要来了竿子却没使用,葫芦也不带走,行李也都在。

他顿生疑惑,又细细打量起整个房间,感觉地板湿滑,像是被人擦拭过。乾清蹲下,看见上面有水渍,虽然擦了,还是未干,地板的狭缝里,还夹杂着细碎的茶叶末。乾清取了一点轻嗅,与葫芦中的茶一样,和葫芦里的一样是自家的茶叶。

茶水被打翻过。

“掌柜的,易公子当真没从屋里出来?”乾清从房间出来下楼,大声问起周掌柜,只因老人家耳背,乾清又重复了好几遍。

“当真没出来!”老掌柜布满皱纹的脸很是严肃,声音沙哑,嗓门却大,“易公子自从进去就没下楼来!老朽我一直在这儿守着呢!难道老眼昏花了不成?”

乾清觉得从他这儿问不出什么,就不再做过多纠缠,出门离开前往庸城府衙。

今日守卫之严密,他此生从未见过。

此时已是近申时,太阳大有归西之意,秋日里太阳毕竟去的早。

乾清穿过九曲回廊,只见空地不远处的亭台中,赵大人坐在雕花莲叶托手的太师椅上。乾清走近行礼,见他一身黑色锦衣绣着芙蓉金边,面目严肃,见了乾清到此也并未说什么。

杨府尹站挺着大肚子在一边,小眯眼扫过乾清,一身肥肉,一身绿色官袍似硬生生套在一尊弥勒佛上,唯有不同的是,杨府尹的小胡子卷翘。乾清笑着行礼,却见大理石桌上白瓷盅里盛着参茶,只用了些许人参须子,不多。乾清心里暗道杨府尹聪明,这京城大官来审查要上点好东西,然而用了整棵人参定然是奢华无比,摆明了自己平日里受贿。眼下正要过白露,用人参是对人最有益的,人参须茶,礼貌又贴心。

乾清一笑,自己若不送些东西来,杨府尹怎么也不会让自己来“观战”的,拿人的手软,但这杨府尹受贿还要装清高。

官如此,腐败如此。